方面,發改委發表了,稱將健全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等能源產供儲銷體系,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
雖然能源安全是個眾所周知的問題,但其實許多時候人們是缺乏深切體會的,今年歐洲的能源危機應給所有國家上了一課,所以我相信所有國家均會更加重視能源安全,我國自然也不會例外。
除上述能源股外,房地產股及與之關聯度頗大的電器類股表現也較強。這類個股上漲原因較多,一是超跌,二是格力等年報其實還不錯,三是穩增長相關政策不斷加碼,四是部分專家稱房地產業調整已過度。
如果再看得廣些,可能寧德時代、比亞迪、通威股份等新賽道股明顯調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市場資金在某個特定時點有個定數,這邊流入的少了,那邊勢必流入得多些。
周四絕大多數個股呈現跌勢,其中機場航運、旅游、云游戲等板塊跌幅居前。國內疫情頗多反復,可能暫時壓制了旅游、機場等相關品種。成都既是旅游目的地大省,也是客源輸出大省,此處疫情反復對相關的旅游板塊難免會構成些影響。
科技股表現分化,部分主營芯片的品種較強,如海光信息、龍芯中科等,但部分使用進口芯片或與進口芯片公司合作的公司股價下跌,比如與高通合作的中科創達大跌,再比如與高偉達合作的德賽西威大跌。
上述品種表現出現巨大反差事出有因,這就是美國又限制起部分高端GPU對中國的出口。不過,個人覺得上述個股反應都有些過度了,可能投資者在操作這類個股時帶有太多個人情緒,不特別理智。上述個股表現看似有些道理,但其實都經不住細細推敲。
大盤下跌頗有些被動,因成交額萎縮,這暗示主動性拋盤不大,大盤疲弱只是投資者接貨并不太積極。這樣的盤面一般暗示市場暫時并無太大的信心,觀望情緒較重。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持股時更應更加重視業績與安全邊際。還有,考慮到龍頭股風格搖擺,現階段投資者最好應淡化所謂的新賽道或老賽道,自下而上擇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