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國央行利率決議來襲,隨著美聯儲升息3碼應聲落地,經濟衰退風險的恐慌情緒也在各地市場升溫。無論是美股或亞太股市,都呈現出相當悲慘的熊市跌幅,與美股掛鉤未脫的加密市場也哀鴻遍野。黃金深陷價格拉鋸戰,美元周線收紅反彈,而原油則觀望著美國總統拜登,將在下周出訪中東,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紛紛評估增產的下一步。
全球央行利率決議 升息主控資產市場
美聯儲在2021年底決議縮減購債,同時準備結束量化寬松(QE),并且正式啟動升息。來到2022年,全球央行幾乎走在升息道路上,3月中旬美聯儲升息1碼后,英國、臺灣央行也宣布調升利率。不到一周時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烈暗示,5月很可能升息2碼,傳達出對抗通脹的最強烈訊息。為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脹,美聯儲在6月16日更拍板升息3碼,為28年來力道最猛烈的升息動作。
據美聯儲公布最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結果,將基準利率調升3碼至1.5%至1.75%區間,預計該利率今年底將來到3.4%左右,2023年底接近3.8%,還將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從先前的2.8%調降至1.7%。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承認,近期通脹上行趨勢迫使升息幅度超出此前的預期,他預估下一次會議最有可能調升2碼或3碼,但強調升3碼不會成為常態。超級央行周持續開跑,除美聯儲外,其他重要央行新聞中,巴西央行周三宣布升息2碼至13.25%。歐洲央行(ECB)周三召開緊急會后表示,計劃創建一種新工具應對歐元區分裂化的風險,緩解新一輪歐債危機的擔憂。
除了利率決議外,美聯儲本月開始進行每月475億美元的縮表計劃,每月縮表規模將于9月擴大至950億美元。另外,美聯儲周三預期,今年剩余4次會議將再升息約175個基點,使聯邦基金利率在年底時超過3%。
以這次美國升息3碼,這也顯示各國資金都將被吸引往美元資產移動,也就是說,存款戶會把錢從其他利息較低的國家貨幣換成美元、或是移到美國當地的銀行。此舉會促使美元需求增加,進而推高匯率,使美元走強,相對他國的貨幣則會弱勢走貶。
英國央行(BOE)在16日如期升息1碼,也就是25個基點,將政策利率從1%提高至1.25%,這次已是英國央行第5次升息,同時發出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訊號。如有必要,將準備采取進一步措施抑制通脹。
英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以6票對3票通過這次升息決定,3位持反對意見成員投票支持升息2碼,也就是50個基點,即把政策利率推升至1.5%。
這次升息后利率水平為2009年1月英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以來新高,也是英國央行自2021年12月以來第5次升息。英國央行表示,央行將采取必要行動,使通脹在中期可持續回歸到2%目標,而進一步升息的規模、速度與時機將取決于經濟前景與通脹壓力。
當央行升息時,銀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會上升,銀行也會同步提高存放款利率,以保持獲利空間。對民眾來說,最明顯的就是存在銀行的錢利息會增加,增加民眾存款的意愿,反之若是跟銀行借錢,貸款利息也會提高。
除此之外,升息還會影響到房貸、車貸和信用卡利率上揚,若貸款金額高、升息幅度就大,支出也會更沉重,對企業來說,意味著資金成本提高,由于許多企業的營運都是向銀行借錢投資,當借款成本上升,企業可能就會減少借款,降低投資比重,連帶影響企業成長。
美國重要經濟數據: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美國CPI為8.6%,遠高于之前的預測和8.3%。此外,不包括食品和石油價格的核心CPI,從預期的5.9%升至6%。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和石油加工對使通脹形勢更加可怕的貢獻要高得多,不包括石油和食品的核心CPI增幅低于普通CPI。
此外,美國同日公布6月密大消費者信心下滑至50.2歷史低點,凸顯汽油價格高漲對民眾的影響。報告公布后,美元和美債收益率周五大幅上揚,美股下殺收黑。盡管美元與美債收益率上升通常會打壓金價,但在消費者信心數據公布后,黃金吸引更多避險買盤。
美國5月零售銷售年增率報8.09%,前值7.82%;美國5月零售銷售月增率報0.0%,預期0.5%,前值0.5%;美國5月核心零售銷售月增率報0.5%,預期0.8%,前值0.4%;美國5月進口物價指數月增率報0.6%,預期1.1%,前值0.4%;美國5月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報11.7%,預期11.9%,前值12.3%;美國6月NAHB房市指數報67,預期68,前值69。
美國5月工業生產年增率報5.83%,前值6.29%;美國5月工業生產月增率報0.2%,預期0.4%,前值1.4%;美國領先指數月增率報-0.4%,預期-0.4%,前值-0.3%。
俄烏戰爭動態:
俄烏戰爭已開打近4個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五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砲轟西方國家經濟制裁是瘋狂且魯莽的行為。普京強調,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是被迫的,為此行動設定的所有目標都將會全面實現。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建議烏克蘭為歐盟候選國后,普京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t. 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orum)指出:“我們沒有任何反對。加不加入經濟聯盟是他們國家主權決定。這是他們的事,烏克蘭人民的事。”
他說:“歐盟不是一個軍事聯盟,不像北約(NATO)。”俄羅斯反對烏克蘭想加入北約,2月24日揮軍入侵。莫斯科認為,北約對其安全存在威脅。普京還指出,他相信若烏克蘭加入歐盟,將淪為西方國家的半殖民地。他說:“這是我的看法”。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17日上午突然取消既定行程,閃電造訪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晤。這是約翰遜自俄烏戰爭以來,第二度訪問烏克蘭。他除了與澤連斯基討論提供重型武器和防空系統、經濟支持、以及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道之外,更提出一項號稱足以改變俄烏戰爭進程的“重大軍事訓練計劃”。他承諾,英國每120天可以訓練12萬名烏克蘭軍人。
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肖爾茨,以及意大利總理德拉吉等三位歐盟國家領袖,16日連袂訪問烏克蘭,并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共同舉行記者會,表達歐盟對烏克蘭的力挺,記者會上馬克宏與澤連斯基擁抱、握拳,看似親切致意,新聞照片引發網友熱議,澤連斯基一臉不自在,兩人尷尬的關系盡在不言中,英媒形容網友反應“令人噴笑”。
歐盟4國領袖訪問烏克蘭,意在表示歐盟團結支持烏克蘭,但馬克龍一頭熱的模樣與澤連斯基的冷淡形成鮮明對比。其中一張照片中馬克龍滿面笑容與澤連斯基握手,他卻不肯配合演出,時而低頭,時而轉看另一面,就是不愿在鏡頭前擺出“大和解”姿態,跟過去澤連斯基接待其他外賓時,反應截然不同。
新冠肺炎: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表示,中國嚴格的防疫“清零政策”可能會延續到2023年初,且極大地打擊美國和歐洲投資中國的積極性。中方則采用3大點來回應反擊,強調出發點是將14億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伯恩斯指出,根據中國政府發出的信號,清零政策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最初的幾個月。然而他警告,在政策放寬前,美國企業不愿意在中國進一步投資。伯恩斯表示,不少美企在上海這次的嚴格封控后,選擇離開中國,美國駐華大使館和上海總領館一度安排80名領事官員全天候運作,協助“想要離開、需要水和食物、需要醫療”的美國公民。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首先我想說的是,中國政府制定并實施動態清零總方針的出發點,是將14億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執政理念的充分體現。”
他繼續補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兩年多來,中國疫情感染率、死亡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在疫情期間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人均預期壽命有所降低的情況下,中國近兩年來人均預期壽命穩步上升。根據《自然醫學》雜志研究文章預測,如果中國效仿某些國家“躺平”的話,可能會造成1.12億人感染,近160萬人死亡。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的防控政策是科學、正確、有效的,也是對人民負責的。
“第二點我想說的是,中國始終根據疫情形勢發展變化,不斷優化防控措施,取得顯著成效。我們先后經歷了突發疫情應急圍堵、常態化防控探索、全鏈條精準防控、全方位綜合防控四個階段,打一仗、進一步,當前更加突出‘科學精準、動態清零’。”
黃金市場:
黃金交易員本周經歷極大的價格波動,從周一和周二開始下跌70美元,周三和周四價格上漲,周五最終價格下跌。這場拉鋸戰改變市場情緒,造成市場參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通脹上升或利率上升上。而這兩種對立力量之間的轉變,導致價格急劇上漲和下跌。
上周的美國CPI報告顯示,目前的通脹水平為8.6%,這創造出看漲的基調,推動市場在周中走高。然而,焦點轉移到美聯儲修訂其前瞻性指引,宣布在周三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至1.5至1.75%,這是自2009年以來最大的單次加息;诿恐芗s40美元的黃金價格下跌,這場拉鋸戰的明顯贏家是美聯儲周三實施的加息。
周三加息后,其他央行也加息。周四,隨著英國央行將利率提高25個基點,瑞士國家銀行將利率提高50個基點。在此之前,歐洲央行上周宣布7月加息25個基點,9月可能加息50個基點。
據彭博社報道,“2022年6月肯定是央行值得銘記的一個月,全球貨幣政策制定者已經制定了自1980年代以來最有力的緊縮政策,許多央行在年初采取了難以想象的加息幅度。”
周五黃金價格下跌,使金價略低于其目前固定在1843美元的200天移動平均線。據Kitco團隊分析,他們的技術研究表明,目前黃金的短期支撐位在1830美元,即61.8%的斐波那契回撤位。黃金的主要支撐位在1765.50美元,這是基于78%的斐波那契回撤位。用于此回撤的數據集從1680美元的低點和雙底開始,一直到2078美元的年度高點。
美元市場:
美元指數17日自連續兩天的跌勢反彈,周線收紅,日本央行(BOJ)頂住本周一系列緊縮浪潮并堅持超寬松政策立場后,日元兌美元單日重貶,加劇一系列升息決策在匯市引起的波動。紐約尾盤,美元指數上漲0.98%報104.65,盤中最高為105.09,最低103.83,本周漲0.48%。
Monex Europe外匯分析主管Simon Harvey表示:“今天我們看到市場正在重新平衡,還在適應這一整周的央行會議。”匯市本周受到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緊縮政策的影響,包含美聯儲升息3碼,以及瑞士央行意外升息2碼,同時還需應對大幅下滑的風險情緒。
然而,日本央行仍維持政策不變,且承諾繼續以無限量購債來捍衛0.25%的收益率上限。截稿前,日元兌美元重貶2%,報134.96日元兌1美元。BK Asset Management外匯策略董事總經理Boris Schlossberg表示,135一直是日元的技術阻力點,一旦突破這個點位,可能迫使美元兌日元的空頭回補押注,進而將日元壓低至137或140。
瑞士央行本周意外升息2碼的決定,帶動瑞士法郎兌美元創下7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周五截稿前,瑞郎兌美元小跌0.35%至0.9697瑞郎兌1美元。
瑞銀(UBS)全球財富管理部門策略師表示,瑞士央行意外升息,加上歐洲央行打算研擬新政策工具,來防止歐債危機重演的決心,將有助于將美元限制在當前水平附近。英鎊兌美元貶1.07%至1.2220美元,回吐英國央行升息后的大部分漲幅。英國央行本周升息1碼,為連續第五度升息,并對未來貨幣政策釋出鷹派信號。
歐元兌美元貶0.52%至1.0498美元,對風險情緒較敏感的澳幣兌美元本周跌破0.7美元關卡,貶1.64%至0.6931美元。
原油市場:
投資者因應經濟衰退隱憂和需求擔憂,原油期貨價格17日下跌,WTI與布倫特原油本周收低,終止延續數周的漲勢。由于美聯儲升息后,引發經濟衰退擔憂,令大宗商品與其他風險資產承壓,本周油價陷入困境。
City Index與場分析師Fawad Razaqzada表示:“由于未來幾個月全球經濟將邁向放緩的預期心理越來越濃厚,市場對需求的擔憂日益加劇。投資者最擔心經濟放緩程度較預期嚴重。”
施耐德電氣全球研究與分析經理Robbie Fraser表示:“盡管許多人認為,積極升息是遏制通脹猖獗的一大關鍵,但加速升息也提高廣泛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因為利率上升會削弱成長。對原油而言,這使需求問題成為關注焦點,尤其是夏日駕駛季初期,消費者在各地加油站都面臨創紀錄的油價。”
Fraser指出,隨著價格不斷上漲,美政府對原油生產商和煉油廠的批評越來越多。近日報道表明,美國可能會限制柴油和汽油等石油產品出口。“但最終,必須靠一般基本面因素才能讓價格下降,而非靠暫時性的立法。”
由于美國對伊朗實施新制裁的消息,原油價格周四反彈。但盛寶銀行策略師指出,投資者無法擺脫對需求的擔憂,中國長期封城是主要催化劑。國際能源署(IEA)本周稍早預期,供應成長將落后需求,讓本就緊繃的市場推至短缺50萬桶/日,并使價格飆升。
與此同時,天然氣期貨價格本周下跌超過21%,為2021年12月初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主要因德州Freeport LNG出口設施周二發生火災后,全面恢復營運延遲至年底,預計恐增加天然氣國內庫存,使當日天然氣價格重挫16%。
美國總統拜登預定7月出訪中東,外界預期此行可能向沙烏地阿拉伯喊話增產,以在美國11月期中選舉前抑制不斷上漲的燃料價格和通脹,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及盟國(OPEC+)內部自有考量,正在評估各種選項和利弊得失,包括沙國是否動用閑置產能。
拜登將在7月13至16日拜會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和沙國,是他上任以來首次出訪中東,為美、沙兩國關系破冰,甚至可能會晤沙國實際統治者、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拜登2018年認定穆罕默德是殺害沙國異議記者的幕后指使者,使兩國關系降到冰點。
知情人士透露,拜登可能呼吁OPEC領導者沙國和其鄰國阿聯酋(UAE),把石油產量提高到超過8月承諾增產的水準并進一步提高產量,以冷卻目前已漲到每桶約110美元的油價。但據悉OPEC+內部希望能先獲得有關區域安全的保障,才可能同意增產,成員國也正在評估各種選項和利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