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簡稱新交所)首只跟蹤創業板指數的ETF產品——大華平安創業板ETF正式上市。這是深交所與新交所簽訂ETF互通合作諒解備忘錄后,在新加坡市場推出的首只深市A股指數ETF產品。產品上市以來運行平穩,份額較上市首日增長244%。
南方東英創業板ETF負責人表示,通過聚焦綠色低碳、生物科技、先進制造等國家重點支持領域,囊括確定性較高的中國成長性行業龍頭,創業板指數能夠令投資者捕捉中國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巨大紅利,把握中國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機遇。創業板指數產品兼具價值和成長的雙重投資屬性,廣受境外投資者的歡迎。
創業板指數境外產品不斷豐富拓展
創業板指由深交所創業板中市值最大、流動性好的100只股票組成,定位“創新成長”代表性指數,兼具市場標尺和投資標的屬性。創業板指中近七成樣
創業板指數歷史收益表現良好,歷史累計收益率領先于其他主要寬基指數。自2010年6月1日發布以來至2022年11月23日,累計收益134.03%,年化收益7.26%,尤其自2019年以來,累計收益87.15%,領先于全球市場主要標桿指數,為境內外投資者帶來良好回報。
博時國際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創業板指匯聚創業板核心資產,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高,成長性突出,兼具價值尺度與投資標的的功能。成分股兼顧了成長龍頭與成長新銳,主要集中于電氣設備、醫藥生物、電子等高科技行業,充分受益于各成長階段個股的業績增長與估值提升。
作為反映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創業企業發展的核心指數,創業板指數受到境外投資者廣泛關注,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為更好滿足境內外投資者投資需求,深交所不斷拓展相關產品上市地,持續豐富境外投資產品種類,創業板指產品成為投資亮點和熱點。
截至目前,創業板指產品已先后在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市場上市,成為國際中長期資本配置中國優創新高成長資產的重要標的。
“南方東英在香港發行的南方東英中國創業板指數ETF自2015年設立以來,產品份額上漲超過15倍 ,為海外投資者配置中國產業升級方向提供了便利高效的投資工具,同時也有助于豐富中國股市的投資者結構,深化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上述南方東英人士說。
外資多渠道配置創業板股票
近年來,境外投資者參與創業板市場熱情持續升溫,特別是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實施以來,通過深股通、QFII等渠道持續超配創業板股票,投資比例進一步提升。截至11月23日,通過深股通持有創業板股票市值占持有深市A股市值比重由2020年三季度的近24%上升至逾37%。
今年7月4日,在兩地證監會指導下,深交所和香港交易所正式將ETF納入深股通標的范圍,進一步豐富了跨境投資品種,為深港通投資者配置深市ETF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投資渠道。自納入深股通標的以來,創業板指ETF交易金額約占所有納入深港通標的ETF交易金額的三分之二,充分體現境外投資者對創業板指ETF的廣泛認可。
中金公司(601995)全球股票業務管理團隊成員、董事總經理張一鳴表示,創業板指數長期收益表現優異,在最近十年間創業板指累計上漲275%,年化收益約為14%,同時板塊行業分布于符合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發展趨勢和新經濟發展方向的科技創新行業,具有極高的配置價值。
“國際投資者長期看好中國經濟增長以及轉型升級的潛力,不斷加大對創業板指數的配置力度。” 張一鳴介紹道,從持股角度來看,最近兩年來,QFII和滬深港通北向資金都在持續增加對于創業板的配置。根據交易所披露的最新數據,目前已有8只個股的境外投資者持股比例超過24%,其中3只為創業板個股,占比37.5%,遠超A股中創業板約13.3%的市值占比,凸顯國際投資者對于創業板高成長性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