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高盛最新觀點指出,國際投資者對中資股的興趣和參與程度達到4年來最高。核心原因有三方面,中資股年初至今的強勁升勢令許多投資者意外,目前MSCI中國及恒生科技指數已累升16%及23%,大幅跑贏發達市場及新興市場;DeepSeek的出現改變了投資者對中國科技和中國股市前景的看法,而這是由自下而上、創新驅動的投資觀點帶來的樂觀增長;全球股票基金正積極尋找美國股票市場以外的其他投資選擇,而中國因流動性、估值和多元化的優勢,為潛在的選擇之一。從資金面來看,港股通資金凈流入操4200億港元,其中,科技股分布較集中的信息技術、可選消費行業凈流入高居前二,凈流入金額超1000億港元。由于港股科技股的亮眼表現,海內外機構開始喊出“中國科技十雄”,與美股七姐妹的直接對標。
國內視角來看,1-2月經濟數據指向國內基本面出現積極信號,且3月數據顯示今年部分消費量價有邊際企穩的跡象。隨著科技股的財報業績得到驗證,基本面邏輯或將持續支撐港股的相對行情表現,中長期仍堅定看好中國資產價值重估。中芯國際、阿里巴巴等硬件和算力龍頭廠商的領漲,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熱情。
港股科技ETF跟蹤的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從港股通范圍內選取50只市值較大、研發投入較高且營收增速較好的科技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涵蓋了電子、汽車、醫藥生物、互聯網等多個高成長性行業。該指數的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0%,聚焦港股AI龍頭,充分體現了科技板塊的核心競爭力。
市場行為角度來看,港股科技ETF已經連續5天資金凈流入,由此可見,當前位置的港股科技板塊的投資價值依舊值得關注。
沒有股票賬戶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港股科技ETF的聯接基金把握港股科技投資機會。
注: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