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我國的“形狀和位置公差”國家標準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有GB/T1182-96 形狀和位置公差通則、定義、符號和圖樣表示法;
GB/T4249-96 公差原則;
GB/T13319-03 幾何公差 位置度公差注法;
GB/T16671-96 形狀和位置公差 最大實體要求、最小實體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16892-97 形狀和位置公差 非剛性零件注法;
2. 形狀和位置誤差如何產生?
答:由于加工過程中工件在機床上的定位誤差、刀具與工件的相對運動不正確、夾緊力和切削力引起的工件變形、工件的內應力的釋放等原因,完工工件會產生各種形狀和位置誤差。
3. 形狀和位置誤差對什么產生影響?
答:各種形狀和位置誤差都將會對零件的裝配和使用性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因此機械類零件的幾何精度,除了必須規定適當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外,還須對零件規定合理的形狀和位置公差。
4. 形位公差研究對象是什么?
答:形位公差研究對象就是要素,即點、線、面。
5. 什么稱為要素?
答: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點、線、面。
任何零件不論其復雜程度如何,它都是由許多要素組成的。見圖1
圖1
6. 什么稱為實際要素?
答:零件加工后實際存在的要素(存在誤差)。
實際要素是按規定方法,由在實際要素上測量有限個點得到的實際要素的近似替代要素(測得實際要素)來體現的。
每個實際要素由于測量方法不同,可以有若干個替代要素。
測量誤差越小,測得實際要素越接近實際要素。
7. 什么稱為理想要素?
答:理論正確的要素(無誤差)。
在技術制圖中我們畫出的要素為理想要素。理想輪廓要素用實線(可見)或虛線(不可見)表示;理想中心要素用點劃線表示。
8. 什么稱為輪廓(實有)要素?
答:零件表面上的點、線或面。見圖1的圓錐面、圓柱面、圓臺面、球面和素線。
9.什么稱為中心(導出)要素?
答:由一個或幾個輪廓(組成)要素得到的中心點(圓心或球心)、中心線(軸線)或中心面。見圖1的軸線和球心。
10.什么稱為被測要素?
答:圖樣上給出了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為測量的對象。
11.什么稱為基準要素?
答:零件上用來建立基準并實際起基準作用的實際要素(如一條邊、一個表面或一個孔)。
12.被測要素在圖樣上如何表示?
答:被測要素在圖樣上一般通過帶箭頭的指引線與形位公差框格相連;基準要素在圖樣上用基準符號表示。注意:基準要素≠基準。
13.什么稱為單一要素?
答:具有形狀公差要求的要素。
14.什么稱為關聯要素?
答:與其它要素具有功能關系的要素。
15.什么稱為功能關系?
答:功能關系是指要素間某種確定的方向和位置關系,如垂直、平行、同軸、對稱等。也即具有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
16.什么稱為尺寸要素?
答:由一定大小的線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確定的幾何形狀。尺寸要素可以是圓柱形、球形或兩平行對應面等。
17.什么稱為非尺寸要素?
答:沒有大小尺寸的幾何形狀。非尺寸要素可以是表面、素線。
18.何謂形位公差各項目的符號?
答:見表1
表1
形位公差各項目的符號
形狀公差
位置公差
項 目
符號
項 目
符號
直線度
—
定
向
平行度
∥
垂直度
⊥
平面度
傾斜度
∠
圓度
定
位
同軸度
對稱度
圓柱度
位置度
線輪廓度
⌒
跳
動
圓跳動
面輪廓度
全跳動
19.何謂基準代號?
答:見圖2
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