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大豆種植系統采用了環境友好型技術,如生物固氮、秸稈直接種植和病蟲害綜合防治,這表明其可持續性,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自身技術的發展使巴西成為世界大豆生產的領導者,即使考慮到未來幾年糧食需求增加的情況,也不會對森林地區造成壓力。
免耕制度在巴西的糧食生產中占主導地位,它幾乎占據了70%的農業面積和95%以上的大豆播種面積。這是一個差異化的土壤管理系統,旨在減少耕作對土壤的影響,消除侵蝕過程,保持土壤中營養物質的分解和循環--使生產區域永久化,從而實現一年最多三次的收獲。
說到作物,根據國家供應公司(Conab)2022年7月提交的研究報告,2020/21年巴西生產了1.38億噸大豆,占據了約390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該研究還顯示,該國大豆種植園的生產力為3525公斤/公頃。盡管它是該國的主要作物,但大豆的種植面積還不到巴西領土的5%,相當于4000萬公頃。應該指出的是,根據Embrapa的數據,巴西的土地使用分布如下:66%的本地植被(法定保護區和永久保護區)--5.54億公頃;23%的牧場--1.98億公頃;8%的農業,用于糧食生產--6000萬公頃;4%的城市化和其他用途--3800萬公頃。
Conab提出的一項研究表明,巴西70%的大豆生產發生在中西部和南部地區,最大的生產國是馬托格羅索州,每次收獲超過3600萬噸。根據Conab和環境部(MMA)的數據,在考慮生物群落時,大豆占據了Cerrado生物群落的9.8%和亞馬遜生物群落的1%。
由于目前的立法和全國性的公共和私人努力保護環境,特別是農村生產者的努力,亞馬遜生物群落的84%得到了保護。目前,生物群落的占有率在60%以上被封鎖。然而,在剩余的私人區域,特別是農村地產,必須保留50%至80%的本地植被。這意味著,即使有這些領域,也不能完全納入生產中。這就是為什么84%的生物群落得到了保護,正如《巴西利亞憲章》所解釋的那樣,這是巴西大豆生產者協會在第一屆巴西大豆生產者大會期間擬定的文件。
Embrapa Soja公司的研究人員Amélio DallAgnol和Décio Gazzoni提出的數據,比較了用于大豆種植的地區的森林砍伐情況,顯示盡管亞馬遜地區的大豆面積從2005年到2018年有所增加,但森林砍伐卻有所減少,兩個系列之間的相關系數為負。
幾十年來,巴西的農業生產一直建立在種植文化上,免除了砍伐森林的做法,以促進其擴張。這方面的例子包括:利用退化的牧場,即把正在經歷退化過程的牧場地區轉為農業用途;農業集約化,在同一地區每年使用兩個,有時是三個作物周期(在夏季,收獲和safrinha,在冬季,灌溉作物),這意味著減少相同農業生產所需的面積;在基于技術的改良生產系統支持下,大豆產量持續增加,以部分抵消對額外面積的需求。
來自Aprosoja Brasil的數據估計,就該國的大豆生產鏈而言,有超過243,000個生產者,占所創造就業機會的25%,占國家GDP的27%,占國家出口的40%,在有大豆的數千個城市中,人類發展指數(HDI)有所提高,改善了該國內地家庭的生活質量。根據Comex Stat的數據,在2021年,巴西出口的大豆剛剛超過8600萬噸,為國內生產總值創造了超過380億美元。
毫無疑問,在大豆中發現的蛋白質含量是使其對世界糧食如此重要的主要因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全球對巴西商品的巨大興趣。Embrapa大豆公司推動一項研究,分析在巴西生產的谷物中發現的平均蛋白質含量。研究顯示,國家大豆的蛋白質率為37%。
如果我們將其與世界第二大谷物生產國美國進行比較,我們會發現即使在這方面巴西大豆也很突出,因為北美油料在其成分中的蛋白質含量為34.7%。巴西是世界上大的大豆和許多其他食品的生產和出口國。該國是以可持續的方式對地球上的食品供應最負責任的國家之一,遵守和履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嚴格的衛生和環境規則,并呈現出持續的質量標準,而不增加種植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