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滬指漲0.27%,深證成指漲0.97%,創業板指漲1.68%。市場成交額維持在一萬億上方,行業板塊漲多跌少,汽車板塊大漲,電池、有色、光伏板塊漲幅居前,紡織服裝、醫療器械板塊跌幅居前。
機構論市
研報精選:汽車行情太瘋狂 新能源風口還能持續多久?
容維證券指出,下半年市場主線的方向是明確的,業績大增的板塊和個股會得到市場資金的認可。操作上,控制好倉位,精選業績優良且成長性高的品種。
在當前A股熱點分散,板塊輪動加劇背景之下,隱藏了可能的投資機會,精選部分機構研報,我們來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主題,可供參考。
新能源車
湘財證券指出,隨著業績高增長兌現,新能源汽車板塊高估值的情況已經有所緩解,建議保持關注。各細分板塊中,鋰行業受益于供需矛盾下鋰價飛漲,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彈性非常大;我國鋰電材料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至關重要、難以替代,可以享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市場高增長,且隨著行情縱深演繹,市場對其挖掘日漸深入;傳統車企是價值谷地,多年來市場幾乎無視傳統燃油車企積極轉型新能源汽車,長遠來看存在價值重估機會。
中原證券表示,汽車產業鏈逐漸恢復,消費者前期消費需求也將延后釋放,疊加600 億汽車購置稅補貼政策,中長期利好汽車整車板塊。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持續,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方興未艾,重點關注電動車龍頭企業。零部件板塊短期政策預期下估值有望修復,零部件公司基本面將會得到改善,建議重點圍繞電動化、智能化賽道的優質零部件公司。
另外,平安證券提到,6月新能源車繼續強勢復蘇。 多家車企發布 2022年6月產銷情況。蔚來6月交付 12961 輛,創下單月新高,同比增 60%,環比增 85%;小鵬6月交付15295 輛,同比增 133%,環比增 51%;理想6月交付 13024 輛,同比增 69%,環比增 13%。比亞迪6月新能源車銷 13.4 萬輛,創下月度銷量新高,同比增 224%,環比增 17%,其中純電車型銷量顯著提升,環比增長 30%。除此之外,廣汽埃安 24109 輛、哪吒 13157 輛、零跑 11259輛、 AITO7021 輛、極氪 4302 輛。整體來看,6月新能源車銷量環比繼續提升,需求端顯示出較強的韌性。
豬肉
長江證券指出,在豬周期的投資框架中,我們多次強調投資的不可能三角,即在生豬養殖股的投資中,市場投資者總是希望尋找精確的時點。最佳買入時點是:;;。但在行業深度學習的背景下,上述三個要素已成為豬周期投資的不可能三角。我們認為,豬周期投資是逆產業周期的投資思路。從這一角度看,布局養殖股最好的時點其實是: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當前時點,生豬養殖板塊仍處于能繁母豬存欄量次高位的次優配置時點,且部分生豬養殖個股的頭均市值也仍處于歷史較低分位,生豬養殖板塊仍有較大配置價值。
國金證券認為在行業盈利預期改善的情況下,當前生豬養殖板塊的投資關注點已經從“去化程度”轉移至后續生豬價格的演繹,建議從企業的經營風險度、出欄量增長彈性、出欄量兌現度、經營管理水平、估值情況等多維度選擇標的。重點推薦:牧原股份:成本領先,成長確定性強、溫氏股份:資金儲備充足,近期成本有效控制。
東亞前海證券提到,(1)自繁自養生豬利潤扭虧為盈,外購仔豬養殖利潤持續增長。(2)生豬階段性供應偏緊,疊加養殖戶惜售壓欄情緒濃厚,豬價有望繼續上漲。2021年7月能繁母豬開始去化,8月到11月產能集中去化,對應10個月后2022 年三季度生豬供應或呈下降趨勢。因此基本面上供給偏緊的情況下,豬價易漲難跌。疊加目前豬價快速上漲,養殖戶壓欄意愿增強;同時市場上二次育肥減少標豬供應,均一定程度助推豬價上漲。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209 價格的走高也反映了市場看多情緒。(3)中央將加強生豬產能調控 ,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6 月28 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表示要加強生豬產能調控,防止價格大起大落。(4)目前市場處于消費淡季,需求端掣肘豬價大幅上漲。后續進入四季度,豬肉需求將持續恢復。供給端上,前期二次育肥生豬上市以及仔豬補欄產能釋放,下半年四季度市場或迎來供需兩旺。我們建議關注動物疫病防控優秀、成本控制優勢顯著、現金流較為充裕的養殖企業。
儲能
國信證券提到,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等儲能技術高速發展,另有多項儲能路線正處于產業示范階段。隨著儲能盈利環境的不斷改善,儲能項目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目前主流的儲能技術主要有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此外新出現的飛輪儲能、重力儲能方式也正處于商業化探索過程中。重點關注各類新型儲能項目的商業化效果。在輔助火電機組調峰場景下抽水蓄能電站的總體經濟效益仍然處于領先地位。
信達證券指出,繼6月份集中出臺的新能源發展規劃政策之后,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對分布式光伏的發展進行補充,提出工業園區建設微電網,加快發展分布式光伏系統開發運行。儲能方面,國家能源局發布文件指出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市場的主流電池為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該政策基本明確了磷酸鐵鋰電池為未來儲能的主流電池。我們認為,新能源是“雙碳”目標下的大趨勢,政策將持續推進新能源發展,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的新增必要環節,未來新能源發電板塊空間廣闊。
風電、光伏設備
中銀國際證券提到,“雙碳”共識加快全球光伏裝機速度,而短期內產業鏈價值仍然以中國光伏廠商為主,因此,本輪中長期的光伏裝機潮,有望助推國內光伏組件廠商的擴產意愿。同時,在電池技術快速迭代的趨勢下,產能技術升級更是價值挖掘之地。本文通過推算近3 年的光伏裝機缺口,判斷未來產能提升的需求,觀察光伏設備行業的景氣度,同時瞄準產業鏈降本、N 型技術升級等角度的預期差,挖掘可行性較高的機遇。
中信證券表示,隨著風電大兆瓦加速升級、大基地項目建設加快和風機整體降價,陸上風電裝機有望迎來快速回升,陸上風電設施開發商的收益率有望明顯修復,預計全年整體裝機量有望達50GW 以上;2022 年海上風電因國家補貼政策退出或迎來階段性調整壓力,但各省海風項目迎來集中招標期,尤其近期海南、山東出臺海風中長期規劃目標,為2023 年之后裝機回暖奠定基礎和信心。同時,在國內風機廠商技術升級、性價比優勢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預計2022 年風機出口市場有望加速增長。
國信證券指出,往未來展望,頭部一體化組件商三季度有望借助海外市場提升市占率,四季度開始迎來盈利改善,未來量利齊升基本面趨勢不變。量的方面,隨著全球碳中和進程加速推進,全球組件出貨量有望實現高增長,同時組件環節一體化和頭部集中趨勢加強。利的方面,未來1-2年隨著硅料新產能落地緩解供給瓶頸,硅料價格有望開啟下行通道,光伏組件商的盈利能力將得到一定程度擴張;同時全球部分地區電價中樞有望上移,為光伏發電和儲能設備商提供更多利潤空間?春迷跉W美市場具備更強品牌和渠道競爭力的頭部一體化組件商,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推薦金盤科技,公司發布戶用儲能產品,并且獲得德國、英國和澳洲市場的準入資格。建議關注在電池片領域具備N型先發優勢,有望享受技術紅利的專業化電池片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