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到訪的日本首相菅義偉舉行了會晤。這是拜登上臺近三個月來,首次當面接待到訪的外國領導人。
這場會談的時間相當微妙。
對于拜登而言,本周內其對外動作頻頻——周三宣布9月11日前撤回所有駐阿富汗美軍,周四宣布因干預大選和網絡襲擊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兩項舉動都引發爭議。對于菅義偉而言,本周內其政府一直深陷“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輿論漩渦,國際社會不滿正在加劇。
拜登今年1月20日宣誓就職,菅義偉去年9月16日接任首相,兩人上臺時間都不長。然而,兩人上臺后的首次美日首腦面對面會談,中國卻成了“主角”。
焦點1:美日會談涉及中國港臺新疆問題,駐美使館堅決反對
路透社4月16日刊文稱,日本首相菅義偉首次到訪白宮,“中國卻成了核心議題”。據報道,拜登和菅義偉談到了一系列中國問題,涉及中國臺灣、香港、新疆等多地。
在會談后的白宮玫瑰園聯合記者會上,拜登稱,“我們承諾共同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以及東海、南海、朝鮮等問題,以確保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未來”。
菅義偉則表示,“我和拜登總統就中國對印太地區以至整個世界和平與繁榮的影響進行了嚴肅的討論,我們一致反對任何試圖用武力改變東海和南,F狀的行動”。但菅義偉也提出,他和拜登都認為有必要分別和中國進行“坦誠的對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4月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已經就日本領導人訪美,兩國勾連對華消極動向向美國和日本表達了嚴重關切。“當前中美、中日關系都處于一個重要關口……中方對日美發展正常雙邊關系沒有意見,但這種關系不應該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的利益”。
據中國駐美國使館官網消息,4月17日,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回應了美日領導人聯合聲明涉及中國的問題。該發言人表示,“臺灣、香港和涉疆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東海、南海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這些問題關乎中國的根本利益,不容干涉。我們對美日領導人聯合聲明相關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國駐日使館發言人17日也表示,日美領導人會談和聯合聲明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方領土主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方已向日美雙方提出嚴正交涉。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日首腦會談將中國議題作為核心完全在預料之中。但美國和日本對中國的態度還是稍有差別,美國非常直接地認定中國是個威脅,且這個威脅在不斷加大;日本也認可美國這一說法,但表態更為婉轉,基本不會直接指向中國。因為日本是中國近鄰,和中國有著密切的經貿聯系,所以會更謹慎一些。
“就目前來看,拜登和菅義偉的這些言論都在預料之內。但需要關注的是,兩國之后是否會出臺涉及中國的相關政策舉措,這才是直接會對中美、中日關系造成影響的內容。”劉衛東表示。
焦點2:兩國重申美日同盟,強化印太合作
在4月16日的會談和會后的記者會上,拜登和菅義偉都強調了美日同盟的重要性。
據CNN報道,在當天的雙邊會談中,拜登稱菅義偉是“親密的盟友、親切的伙伴”,很開心菅義偉是他上臺后第一個到訪白宮的外國領導人。
在會談后的聯合記者會上,拜登再次表示,“今天,我和菅義偉首相重申,我們堅定支持美日同盟和我們的共同安全”。
菅義偉則強調了兩國共同的價值觀如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他表示,希望“重申我們之間新的、緊密的聯系”。“日美同盟是印太地區以及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基石,在當前地區局勢和安全環境嚴峻的背景下,日美同盟變得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拜登和菅義偉都表示要加強印太地區合作。
菅義偉表示,為了“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日美將主導印太戰略的具體化,與東盟、澳大利亞、印度等地區和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
據日經新聞報道,4月底至5月初,菅義偉預計將訪問印度和菲律賓,以期強化日本和這兩個國家的合作。
另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白宮方面15日宣布,韓國總統文在寅5月將到訪華盛頓,成為第二個與拜登進行面對面會晤的外國領導人。NBC稱,這也再次顯示了拜登強化亞太聯盟以遏制中國的意圖。
劉衛東分析稱,美國和日本對于來自中國的挑戰越來越關注、重視、擔心,所以兩國在亞太地區針對中國的合作會越來越廣、越來越深,這是總的趨勢。而日本也希望借此機會在亞太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強和亞太其他國家的關系,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至于拜登和文在寅會晤,一方面是為了共同探討應對朝核問題,因為美國的朝鮮政策審查已接近尾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協調日韓關系,不讓這兩個國家“內斗”,從而影響到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整體部署。
對于美日稱建立“自由開放的亞太”,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回應稱,“美日上述言論已完全超出正常發展雙邊關系的范疇,損害第三方利益,損害地區國家相互理解與信任,損害亞太和平與穩定”,“美日這種圖謀逆時代潮流而動,拂地區國家民心而行,勢必以損人的目的出發,以害己的結果告終”。
焦點3:經濟、奧運、氣候,以及被忽視的“核廢水”
除了在地區局勢上提到了中國,拜登和菅義偉還談到了科技經濟方面的合作,也被認為是意在中國。
拜登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和日本將共同加大在5G、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基因學、半導體供應鏈等方面的投資合作。“日本和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加大投資,包括確保對那些為了維持與強化競爭優勢的科技的投資和保護”。
白宮方面表示,美國和日本分別承諾投入32億美元和26億美元,用于安全網絡和先進信息技術的研發、測試和發展,包括5G甚至今后的“6G”等。
日本共同社指出,兩國計劃加強在半導體供應鏈方面的合作,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在中美競爭愈發激烈的5G技術方面,日美兩國也將強化合作。
在備受關注的東京奧運會問題上,拜登表達了對日本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支持,菅義偉也強調了今年夏天如期舉辦奧運會的決心,稱這是“全球團結的一個象征”。
但共同社指出,拜登雖然表態支持奧運會,但對于他本人是否會前往東京參加奧運會,美國是否承諾會派運動員前往東京等問題,白宮方面未作出明確表態。菅義偉也回避了這個問題,只再次強調拜登支持他的決心。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兩國同意達成合作協議,強化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協作。
拜登即將于下周舉辦領導人氣候峰會。在和菅義偉的聯合記者會上,拜登表示,兩國已經承諾,到2050年溫室氣體的整體排放為零,“為此,有必要設定到2030年的減排目標”。
菅義偉則表示,日美兩國將“引領世界的脫碳行動”,他和拜登就脫碳化和清潔能源問題一致同意構建“日美氣候伙伴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推動日美合作。
劉衛東指出,拜登上臺后特別強調在非傳統安全方面的合作,譬如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等,而日本也在這些問題上積極配合,希望增強兩國合作、發揮兩國的影響力。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近期備受關注的福島核廢水入海問題上,此次美日首腦會談全未提及。
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4月17日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美日口口聲聲說要應對本地區各種挑戰,但當前本地區面臨的最迫切安全挑戰是日本單方面決定把福島核廢水排入海洋,這種做法極其不負責任,嚴重損害地區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美國的縱容態度也同樣不可取。美日難道想打造一個‘核廢污染的印太地區’嗎?美日如果還能顧及維護人類共有的海洋環境,還能顧及地區國家人民包括其自身子孫后代的健康安全,就應該慎重對待核廢水處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