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人民銀行組織推動金融系統做好“普惠金融”大。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強信貸政策指導,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領域傾斜,持續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人民銀行組織推動金融系統做好“普惠金融”大。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強信貸政策指導,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領域傾斜,持續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
一是完善機制。不斷優化完善政策體系,加強頂層設計,推動金融系統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的支持。引導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結合自身職能定位、業務特色深耕“三農”領域業務,持續完善業務結構。加快健全大中型銀行“三農”金融服務專業化工作機制,強化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支農支小定位,分省分類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堅持可持續發展,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避免行政化干預對市場機制造成扭曲。繼續牽頭做好中央金融單位定點幫扶工作,督促各金融單位落實好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幫扶責任,持續加大在資金投入、人才支持和幫扶政策等方面的傾斜力度。
二是擴大總量。加大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引導金融機構擴大鄉村振興信貸投放。支持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小微、綠色金融債券,拓寬可貸資金渠道。保持脫貧地區信貸投放力度不減。更好發揮金融與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工作合力,有效分擔金融機構涉農信貸風險,形成可持續的金融支持長效機制。
三是突出重點。聚焦糧食安全、種業振興、鄉村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圍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市民、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強化金融資源傾斜,豐富金融服務場景供給。繼續支持有基礎、有意愿的地區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點工作。發揮綠色金融引領作用,豐富林業碳匯金融產品,支持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實施力度,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
四是強化服務。健全“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單設服務通道、單授審批權限、單獨資金定價,提高涉農主體融資服務可得性和適配性。大力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深化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強化科技賦能,促進資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深度融合。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增強農村居民金融服務獲得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