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賣8000的房子,里面有地價,有房子的成本,有各種稅費,有開發商的利潤。如果是買在了歷史低點,價格上漲時看起來似乎是賺了。但是對于只有一套房的家庭來說,只要不出售,漲跌的都是紙上財富。
漲價到15000元又跌倒11500元,則可以說買在15000元高點的人虧了,進一步可以說凡是超過11500元的都虧了。原因并不復雜,房價可以降,銀行貸款不會少,全款買房的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有能力全款的人一般也不會這樣買,畢竟加杠桿才能獲得更多收益。房價降了,還要按買房時的貸款還款,而別人買同樣的房子就可以直接省幾十萬元。
對于剛需來說,選擇在高位時接盤,就不要再考慮是虧是賺,畢竟漲了也不會賣,虧了也不會輕易選擇棄房斷供。相比之下,投資房產的人看到房價跌了更容易棄房斷供,以此減少損失。
以三至十年的周期來看,房價大幅回落是必然趨勢,這是國民收入和人口年齡結構所決定的,各地房價比高位時降一半甚至更多都很正常,畢竟這樣的事情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不止一次出現過了。
如果將時間拉長,二十年或者三十年,考慮到貨幣增量驚人,通貨膨脹不可避免,貨幣購買力持續縮水,二三十年后的房價進一步上漲也不稀奇。如今月入過萬令人羨慕,也許二十年后月入過萬就已經是低收入的代表。
買房跟炒股票有很多相通之處,很難確保買在最低點,也很難保障能賣在最高點。既然買了,說明認可當前的價格,有能力還貸款。只要不出售,都是浮盈或者浮虧。
最后,個人認為2021年和2022年都不適合買房,持幣觀望是更好的選擇,也許過個三五年,看好的房子省幾十萬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