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如今正面臨困境,至關重要的因素在于全球市場的交易員們正權衡美聯儲是否會將利率上調至6%,而這一利率水平可能會在較弱勢國家經濟下滑時對其整體經濟造成更劇烈的沖擊。不過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全球經濟增長路徑分化,以及中國重新開放可能會緩沖對較大經濟體的部分沖擊。
預期數據顯示,市場對美聯儲最終利率將在何時達到峰值的預期一直在以極快的速度上升:如今多數利率期貨交易員預計,9月份利率將在5.5%-5.75%之間,與此同時CME “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9月份利率達到6%的可能性在近日一度接近50%。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全球固定收益部門首席投資官Rick Rieder表示,美聯儲可能會將利率上調至6%,并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在這一水平,以抗擊通脹。Rieder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美聯儲有可能不得不將聯邦基金利率調至6%,然后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這一水平,以減緩經濟增長,并將通脹降至接近2%的水平。”
如果美聯儲加息至6%,新興市場貨幣面臨貶值風險
美聯儲加息的規模和速度,令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的投資者感到不安,因為這些國家的股債匯三市經常受到全球利率上升帶來的負面影響。去年美聯儲開啟的75個基點激進加息周期已經使得絕大多數新興市場股債匯遭遇重創,但自1月市場風險偏好上行以來,這些資產價值已有所修復。
富國銀行新興市場策略師Brendan McKenna表示:“聯邦基金利率長時間高企正在成本基本情形,如果這種情況成為現實,新興市場可能受挫。”“市場真的希望美聯儲今年盡早暫停加息,到目前為止,這種情況還沒有出現。”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Satyam Panday表示:“美國頑固的通脹水平遠高于目標,當前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的重新定價風險可能促使該利率在短期內升至6%,而且這是在全球GDP增速疲軟的大環境下,這種令人擔憂的組合對新興市場總體來說是負面的。”
此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將繼續維持加息25個基點的步伐,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在參眾兩院的貨幣政策證詞中再次提出加快加息步伐。很少有人預計本周剩余時間市場走勢會趨于平穩,尤其是美國2月的就業報告將為市場提供更多值得深思的證據,屆時美聯儲加息預期可能繼續升溫。
鮑威爾周二在參議院表示:“最新的經濟數據比預期的要強,這表明最終的利率水平可能會比之前預期的要高。如果全部數據表明有必要加快緊縮,我們將準備加快加息的步伐。”這些言論有兩層含義,一是聯邦基金利率的峰值或最終水平,可能高于美聯儲官員此前所暗示的水平;二是由于通脹數據繼續走高,上月小幅加息25個基點可能是短暫的舉措。
瑞銀策略師Manik Narai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美聯儲將利率收緊至6%,將堅定地考驗新興市場資產的歷史‘痛苦閾值’。”他預計,如果美聯儲將利率上調至6%,印度盧比、菲律賓和智利比索等新興市場貨幣最多可能貶值5%。
巴克萊銀行最近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將增加利率波動,“這在一開始會非常不穩定,因為美聯儲提高利率通常伴隨著新興市場外匯表現不佳,這可能引發新興市場利率進一步上行。”巴克萊銀行在報告中寫道。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們預計,一旦終端利率徹底企穩,美元將隨之走弱,但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將是有利于美元大幅走強的重要轉折信號”。
市場上的“熱錢”逐漸流出新興市場
投資公司Ninety One的多元資產策略師Sahil Mahtani表示:“前沿市場(Frontier markets)(前沿市場即新興市場中欠發達的一類市場)可能會受到利率大幅上升帶來的巨大負面沖擊。”
來自Tellimer的分析師發現,投資者要求較具有避險屬性的美國國債溢價10個百分點或以上的規模較小且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的數量大體穩定在30個左右,近期的全球股債漲勢并未給這些市場帶來實質性的緩解。包括肯尼亞、埃及和巴基斯坦在內的這些國家基本上被資本市場拒之門外。
但規模較大的發展中經濟體的本地固定收益市場也將感受到壓力。瑞銀發現,美聯儲6%的利率環境加上居高不下的通脹率,確實使得智利、印度、波蘭、捷克和匈牙利的短期市場利率最容易受到沖擊。
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在1月份飆升,但在2月份放緩,這向熱衷于新興市場的投資者發出了警告;ㄆ旒瘓F在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資本外流上周重新開始,實際資金正撤離拉美和歐洲地區的新興市場、中東和非洲,而熱錢(即投機性質的資本)則逐漸撤離亞洲和拉美。
投資者,尤其是股市方面的投資者,可能認為中國市場重新開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國經濟即將下滑的影響,以及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聯儲利率對新興市場的部分歷史性影響。在今年以來的樂觀情緒刺激下,新興市場股市(.MSCIEF)在今年僅僅上漲2%,而前兩年累計下跌26%,普遍落后于發達市場。瑞銀表示,在聯邦基金利率為6%的情況下,中國股市可以提供一個足夠安全的避風港。
GW&K新興財富股票策略駐紐約的投資組合經理Nuno Fernandes則表示,新興市場比以往全球利率大幅上升時更加以亞洲為中心,這意味著投資者不能“參考歷史教科書”。
“投資者習慣于認為,新興市場尾部風險是在美聯儲激進加息周期的背景下出現,”來自Ninety One的Mahtani表示。不過Mahtani認為這一次也許市場不會過于“機械化”,“我認為說這一次的情況將有所不同的想法是危險的,但我感覺這一次沒有那么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