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新生入學的一大亮點,9月11至12日,南京大學2022級本科生報到后將全部入住鼓樓校區,完成一年級大類培養后,第二年再根據專業分流至各校區相應院系。這座百年校園將以什么樣的面貌迎接青年的面孔呢?
站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的漢口路門,以漢口路為界,把鼓樓校區劃分為教學科研的北園和學生生活的南園。
今天我們尋根的第一站,來到校史博物館門前的二源壁,這是一塊書寫著兩江師范學堂和金陵大學堂的石碑。南京大學建校的歷史可以最早追溯到1902年議設的三江師范學堂,1906年更名為兩江師范學堂,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李瑞清先生親筆手書了兩江師范學堂校碑,我們的二源壁標志著南京大學百廿校史的起點。
北園包括北大樓、禮堂、東大樓等在內的建筑群,匯集東西方建筑精華,將中國傳統建筑元素與西方建筑理念巧妙融合。拉貝故居、賽珍珠故居、陳裕光公寓舊址、李四光小樓等大批近現代人物剪影,在晨曦日落間靜靜矗立,為鼓樓校區增添厚重的歷史積淀。
南京大學新生學院黨委副書記施佳歡說:“甚至是一磚一瓦,都凝聚我們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記錄了老一輩南大人,科學報國的崇高理想。把鼓樓校區作為本科新生的第一課堂,就是要讓新生,在潛移默化中植入南大基因,感受南大的愛國情懷和科研追求。”
113歲的北大樓,是南京大學的標志性建筑,爬滿常青藤的北大樓,記載著一代又一代南大人的青春記憶。今年是南京大學開啟尋根性辦學第一年,北大樓作為新生學院的辦公地點,即將迎來2022級本科新生。
尋根性辦學是南京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新的探索,除依靠豐厚的文化底蘊熏陶,更為重要的要引導學生繼承前輩精神、樹立志向高遠的人生目標。新生學院下面設置了秉文、行知、有訓、安邦、毓琇、開甲還有健雄七個書院,同時實行2+3導師制度,為每位新生配備新生導師、為每一位新生配備由學長學姐擔任的朋輩導師,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南京大學還將設立“南大新生講堂”,廣邀名家大師開展學術講座。為服務好3907名本科新生的學習生活,鼓樓校區的教室、實驗室、圖書館、操場等都進行了修繕,配置了全新的媒體設備和桌椅。在樓宇的公共空間,還貼心設置了教師休息、師生交流的空間。
踏入鼓樓校區的南園,可以感受到更多生活氣息,南園是新生主要的生活社區。
南京大學資產處副處長賈凌介紹說:“我們對衛生間做了整體衛浴的改造,還有家具、窗簾包括標臺,這些設施我們全部做了一些出新改造,新生入住以后,標準是四人一間,配備上床下桌,每人一桌一椅一柜一床的標準。”
在南園綜合樓,有四個學生餐廳,學校專門對餐廳進行了改造升級,增加了800多個座位。
南京大學膳食中心副主任徐來彬告訴